政策理论

首页 > 政策理论 > 正文

【学条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应知应会100条(十一)

作者: 时间:2021-05-19 点击数:

第十一部分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72. 党外代表人士

党外代表人士是指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作出较大贡献、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其标准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

73. 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

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培养和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基地作用,注意从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中发现党外代表人士。

74.党外代表人士培训

坚持政治培训为主,开展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理论培训。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重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合理利用高等学校等培训资源。

75.党外干部交流

党外干部纳入党政领导干部交流总体安排。

76.党外代表人士在各级人大任职的有关规定

党外代表人士在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及委员中应当保持适当比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党外代表人士。全国和省级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民主党派成员或者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副秘书长。

77.政府领导班子配备党外领导干部的有关规定

省、市两级政府领导班子应当配备党外干部。县级政府领导班子从实际出发积极配备党外干部。

78.各级政府部门配备党外领导干部的有关规定

除有特殊要求外,均可以积极配备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重点在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性强的部门配备。符合条件的党外干部可以担任政府部门(单位)行政正职。

7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政府组成部门中党外正职人数

应当配备2名左右党外正职。

80. 党外代表人士在各级政协中的安排比例

在各级政协中应当占有较大比例,换届时委员不少于60%,常委不少于65%;在各级政协领导班子中副主席不少于50%(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

81.各级政协委员人选推荐工作程序

应当坚持广泛协商,党内的由组织部门提名,党外的由统战部门提名,其中的民主党派成员、民营经济人士应当在提名前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协商,继续提名的各界别政协委员应当听取政协党组意见。建议名单由统战部门汇总并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由组织部门报同级党委审定,之后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

82.法院、检察院及高等学校领导班子配备党外干部的有关规定

各级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应当配备党外干部。高等学校领导班子中一般应当配备党外干部。符合条件的党外干部可以担任行政正职。

83.参事室和文史研究馆的性质

参事室具有统战性、咨询性;文史研究馆具有统战性、荣誉性。

84.党外参事党外馆员比例

不少于70%。

85. 聘请党外代表人士担任特约人员的单位

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和政府有关部门

86. 人大常委会、政协领导班子中的党外代表人士待遇有关规定

除特殊情况外,应当与担任同级职务的党内干部享受同等待遇。

87.民营经济人士推荐安排工作的有关规定

民营企业主要出资人并以经营管理为主要职业的,在推荐安排中应当界定为民营经济人士。推荐为人大代表候选人、政协委员以及在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中任职的民营经济人士,应当经综合评价,并征求企业党组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机构和地方工会组织等有关方面的意见。

88.党外代表人士管理的重点

了解掌握其政治表现、思想状况、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和个人重要事项变化情况,特别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89.党外代表人士管理工作的有关单位

统战部门负责牵头协调党外代表人士管理工作。党委有关部门、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党组、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党组织,应当各负其责,加强日常管理考核。发挥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党派和团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

90. 搞好党同党外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保证党外干部对分管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人事任免的建议权。

91.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应当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中统筹考虑党外干部。

92. 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协作配合机制的有关规定

在动议和讨论决定党外干部的任免、调动、交流前,应当征求统战部门的意见。

广州大学党委统战部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联系电话:020-39366052